本專業的內容主要包括:交流與直流配電、整流與變換、備用蓄電池與油機、UPS等設備部分,另外也包括接地與防雷系統、電源與環境集中監控系統的內容,同時包括了電磁兼容性部分(EMC)的內容。主要包括高/低壓交流配電技術、變電與發電機技術、高/低壓直流配電技術、整流與變換技術、通信用蓄電池技術、UPS技術、接地與防雷技術、動力與環境集中監控技術,同時包括了電磁兼容性部分(EMC)的內容。
所謂通信電源,即為通信系統中的通信設備提供高質量、高可靠性、永不中斷的動力能源的一系列實體,它應包括交流能源和直流能源。通信電源是整個通信系統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他雖然不直接參與通信網絡中信號的傳遞,但它卻是通信系統中的所有通信設備可靠、穩定、高效地傳遞信息的必要保證。
對于通信電源,在我國基本上分為三級,第一級由交流市電引入部分、發電機組部分和交流低壓配電屏部分等組成,以提供能源,但不保證不中斷。第二級由整流器、蓄電池、直流配電屏和UPS等組成,以直接向通信設備提供不間斷的直流電源和不間斷的交流電源。第三級則是通信設備自供電源,由模塊電源組成。所謂自供電源,是通信設備依據內部工作的需要,將由第二級提供的不間斷交、直流電源變換成各種不同電壓等級的電源(如+5V、-12V等等)。之所以稱為模塊電源,是因為這些電源變換的功率、體積相對較小,可直接裝在通信設備的印刷電路板上,已形成系列化、標準化。
交流市電引入部分,我國規定分為一到四共四類,一類市電供電方式級別最高,它要求有兩路以上且為不同電源來源的市電引入,以滿足一類通信局站的要求。引入交流市電的電壓等級可根據當地的供電條件、通信局站的用電容量、供電部門的要求等確定,一般選用10kV市電引入,具備條件且容量較大的通信局站可考慮采用更高的電壓等級。同一通信局站應配備一個變配電系統,包括變壓器、高低壓配電設備等。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其供電的可靠性,還應配備發電機組,稱之為備用交流電源系統。現在的發電機組已基本上實現了微機控制的自動化的自啟動、無人值守的機組。使用的發電機常用的是油機發電機(包括便攜式的),也有燃氣輪機發電機等。
對于直流基礎電源部分,應包括整流器、直流配電設備、通信蓄電池、直流-交流或直流-直流變換設備等。由于絕大部分通信設備都是采用直流直接供電的方式,因此在通信電源系統中大量的使用了整流設備,現在常由交流380V/220V變換為-48V(早期有+24V)直流,目前在網運行的大都是高頻開關式整流器,已基本取代了原來的相控式整流器。在直流配電設備中,目前多采用高阻配電,以減小用電通信設備之間的影響。由于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的相結合,在通信設備中大量的采用像小型計算機、各種服務器、以太網交換機、計算機終端等設備,而這些設備當初往往采用的是交流供電,因此交流的不間斷供電變得非常重要。所以在通信電源系統中配置了功率不等(小到3KVA,大到大于100KVA)的稱之為交流不間斷電源系統(UPS)。值得提醒通信人的是,由于UPS是把直流又變回交流,帶來了功耗大、設備重且成本高、耗費機房空間等問題,要求計算機類設備的交流供電模塊改配為直流供電模塊。因而出現了高壓直流供電技術,如240V、336V等,高壓直流供電采用的平衡式供電方式。
為了保證不間斷的交、直流供電,必須使用通信用蓄電池組,蓄電池并接在整流器的輸出端,市電正常時,整流器對蓄電池浮充充電,市電中斷時,蓄電池向通信設備供電。由于鉛酸蓄電池具有電壓穩定性好、可大電流放電等的特點,而被廣泛使用,且已經過開口式、防酸隔爆式到閥控密封式的演變,閥控式密封鉛酸蓄電池由于“免維護”、可與通信設備同置一室、壽命長等特點而目前被大量使用。通信蓄電池常采用蓄電池組配置,即用2V一只的鉛酸電池,按要求的直流電壓等級串聯起來成組,一般蓄電池組按主備用配置。目前機房通信設備用蓄電池仍然以鉛酸蓄電池為主,燃料電池有望得到應用。另外如通信終端及便攜式通信設備則普遍使用鋰蓄電池、堿性蓄電池等。同時在一些偏遠的機房或通信設備,不便于市電引入,則使用了諸如太陽能、風能等蓄電池。
為了提高供電的可靠性,也為了降低回路壓降,減少電能損耗,我國通信電源系統中的直流不間斷電源的供電方式已經由集中供電變為分散供電方式(傳統的“電力室”已不復存在)。由于采用了分散供電方式,使電源設備的規模大量地增加;另一方面則是提高通信電源系統維護管理水平,降低運行維護成本,因此,通信電源與環境集中監控系統成為了通信電源系統中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通信電源系統中的接地保護技術,是提高通信電源系統的供電質量、確保人身、設備安全的重要內容。通信電源系統必須要采用接地技術,這是因為:第一,我國的低壓直流供電是采用的不平衡供電方式,即正極或負極為零電位,如-48V的正極接地,早期的+24V負極接地,這個接地極稱之為工作接地。第二,為了保證各種各類通信設備工作運行互不干擾(也包括防止靜電干擾),采用了等電位技術,即將所有設備各自分別接入機房的匯流排或匯集線中,這稱之為保護接地。第三,防雷保護技術的重要內容是把雷電流快速泄入大地,這稱之為防雷接地。因此,往往把接地保護技術和防雷保護技術納入到通信電源系統中。
另外,由于交直流電源供電而產生電磁干擾,這種干擾與電源質量、供電負載變化有很大關系,而影響了電磁環境的變化。為此,將電磁兼容(EMC)技術也放在本專業內介紹。
在通信電源專業內主要介紹如下圖所示的內容: